去年,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趙會杰面對面向總書記匯報了小廟子村發生的新變化。當時的情景,她歷歷在目。今年,作為連任的全國人大代表,趙會杰深感責任在肩。
趙會杰(左)
走訪了解村中老人生活需求 小廟子村地處山區,人均耕地不足兩畝。過去,生產生活條件差,沒有像樣的產業,基礎設施相對落后,靠天吃飯的鄉親們日子過得苦。這幾年,趙會杰積極帶領村民調整種植結構,改變了單一種植的發展模式,發展依托合作社的中藥材種植加工,延伸了產業鏈條,走出了“黨組織+合作社+產業黨員+農戶”的黨建引領產業發展新模式,讓土地收益從過去每畝純收入500元,提高到了現在的5000元。同時,以自然環境、歷史故事、中藥材花海和經濟林產業為依托,打造集觀光、休閑、采摘、科普、拓展為一體的鄉村旅游綜合體,讓越來越多的人認識了小廟子村、走進了小廟子村。小廟子村先后獲得“全國鄉村治理先進村”“第三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自治區級文明村”等榮譽稱號。
在趙會杰看來,鄉村振興不只是產業發展,還包括精神文明建設和基層社會治理。趙會杰對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推動老齡事業和養老產業發展”的內容印象深刻。她曾在村里做過調研,準備在村里建一個養老中心,讓老年人安享晚年,讓年輕人有精力發展產業。趙會杰發現目前老齡化已經成為一個社會性問題,尤其在農村,很多老人平時得不到應有的照顧,生活質量得不到保障。今年,趙會杰重點關注農村養老問題,她在農村養老方面準備了加強基礎建設、引進社會組織、開展志愿服務等5項建議。
“如何讓老年人有尊嚴地安享晚年?不單是子女的責任,更是全社會的責任。作為一名來自基層的全國人大代表,我有義務為推動農村養老事業的發展建言獻策,最終為實現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壁w會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