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邦村航拍圖
兔年春節期間,俞邦村請游客品嘗小吃。
采訪對象:福建省三明市沙縣區夏茂鎮俞邦村黨支部書記 張昌松
尋根追味小吃街里熱氣騰騰、香味撲鼻,民俗博物館游人如織……在兔年春節里,福建省三明市沙縣區夏茂鎮俞邦村成為鄉村旅游網紅打卡地,每天接待游客5000多人次,民宿入住率達到七成,村民俞和傳的攤點每天都能賣出3000多元的小吃。
俞邦村有著“沙縣小吃第一村”的美譽。2021年3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俞邦村,詳細了解沙縣小吃發展現狀和前景,鼓勵他們再接再厲,繼續引領風騷。
如今的俞邦村,小吃香味越飄越遠,村民口袋越來越鼓,名氣越來越大,被評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入選全國“建黨百年百條紅色旅游精品線路”、福建省第二批黨史學習教育參觀學習點、美麗鄉村試點村。村黨支部書記張昌松高興地說,要像總書記要求的那樣,把特色農產品和鄉村旅游搞好,在鄉村振興中取得新的更大成績,一起邁向共同富裕,日子越過越紅火。近日,記者連線采訪了張昌松,聽他說說“沙縣小吃第一村”的故事。
記者:2021年3月23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俞邦村同鄉親們親切交談,了解沙縣小吃發展現狀和前景。請您回憶一下當時的情景?
張昌松:2021年3月23日,總書記來俞邦村調研的場景我還歷歷在目。
總書記在村里的千年古樟樹下下車,沿途來到尋根追味小吃街了解沙縣小吃,在特產店了解我們當地的農特產品,在洗衣亭、村民家門前與村民親切交談,關心村民吃住行,牽掛村民冷暖安危,家里幾口人,在哪做小吃,收入多少,問得很細。站在特色小吃民俗文化館前,習近平總書記對大家說:“民以食為天,沙縣小吃非常受歡迎。我這次來也是看一看沙縣小吃目前的現狀和前景怎么樣。沙縣小吃在現有取得成績的基礎上,還要探索,還要完善,還要辦得更好?,F在的城市化、鄉村振興都需要你們,這就叫做應運而生,相向而行,我希望你們再接再厲,繼續引領風騷!”每一句親切的問候,每一個細微而又自然的舉動,無不體現著總書記人民至上的深厚情懷,讓我們感到非常的溫暖。
其實,早年在福建工作期間,習近平同志就十分關心沙縣小吃產業的發展。1999年3月4日,時任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指出:沙縣小吃業的成功之處在于定位準確,填補了低消費的空白,薄利多銷,闖出一條路子,現在應當認真進行總結,加強研究和培訓,深入挖掘小吃業的拓展空間。2000年8月8日,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在夏茂鎮召開了座談會,強調要加強以沙縣小吃業為支柱的第三產業,使之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俞邦村現在在外開小吃店的人數大概有700人左右,占全村勞動力人口的80%。他們賺了錢回來,不僅在家蓋起了樓房,也在城里買了商品房??倳浂谖覀?,過去做得好,現在仍然要好,還要考慮持久發展,才能夠發展得比現在更好。不能滿足于現在的發展,只要停下了步子,別人就會趕上來,你們看看還有什么發展方向??梢栽偻晟?、要不斷創新。聽了總書記的囑托,我們對沙縣小吃的前景充滿了信心。
記者:沙縣人走南闖北,把沙縣小吃打造成了富民特色產業。請您簡單介紹一下這些年俞邦村沙縣小吃的發展過程和村里是怎么支持村民發展沙縣小吃的?
張昌松:上世紀九十年代前,俞邦村還是個人多地少的貧困村。為了脫貧,村民利用農閑時間,帶著祖傳小吃手藝,挑著擔子在沙縣走街串巷賣小吃,品種比較單一。后來大家稍微賺了一些錢,村民們發現經營沙縣小吃能發家致富,經營理念也就發生變化,來到福州等更大的城市發展小吃,租了門面,小吃品種也豐富了起來,生意也慢慢越做越大。大家賺了錢回來蓋起了新房,村子里的磚房就是當時大家賺到錢后回來蓋的。
村黨支部發現小吃能致富,鼓勵黨員帶頭,帶領更多人外出經營沙縣小吃,一帶十、十帶百。我們以扁肉為“磚”、拌面為“鋼”,讓我們的家鄉有了新面貌和新發展?,F在,沙縣小吃在全國擁有門店近9萬家,輻射帶動就業人數超30萬人,拉動行業經濟500億元,成為了特色富民大產業。
總書記來了以后,我們發展沙縣小吃的信心更堅定了。一方面,我們把村里閑置的土地流轉給種植大戶,種植黃精、紅芽芋等小吃原配料,成為了小吃原料供應商;另一方面,村里也積極為村民爭取各類政策,經常組織小吃技藝培訓,希望大家能夠吃到我們沙縣小吃本源的味道。
記者:總書記來俞邦村時囑托大家,要抓住機遇、開闊眼界,適應市場需求,繼續探索創新,在創造美好生活新征程上再領風騷。近兩年來,俞邦村在進一步做大做強沙縣小吃方面采取了哪些舉措,取得了什么樣的成效?
張昌松:俞邦村前臨溪水,后倚青山,村內景色優美宜人,溪水清澈見底,植被保持完好,草木茂盛,有百年以上古樟樹26棵,森林覆蓋率高達65.77%,是休閑旅行享受天然氧吧的絕佳去處。在近兩年里,我們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先后建起了綠道、兒童微樂園、停車場、游客接待中心,老吊橋水邊道路也種起了多種樹苗和花卉,村莊面貌煥然一新。為滿足游客的需求,村里還開了“俞生有夢”“俞情未了·瓦窯”等民宿。村里環境好了,來吃小吃的游客絡繹不絕,俞和傳的手錘扁肉最多時每天可以賣400多碗,光扁肉日營業額就有2000多元?,F在村民在家門口做小吃就能賺大錢,很多在外做小吃的村民都愿意回家來,村子的人氣越來越旺了。
2022年,俞邦村旅游業態進行了全面提升。今年我們將繼續豐富旅游業態,新增露營地、卡丁車營地、中小學生研學基地等,進一步打造俞邦村旅游精品路線,推動文旅產業發展。
記者: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接下來,俞邦村在發展特色產業、富民產業上有什么打算?
張昌松:在市、區、鎮三級政府的領導下,我們村通過“跨村聯建+聯村發展公司”的發展模式,聯合長阜、儒元、西街、松林、東街五個村,將中共沙縣特別支部舊址、紅邊茶、龍峰溪等特色資源串聯起來,打造了以中共沙縣特別支部舊址、紅邊茶文化產業園等為重要節點的鄉村旅游示范帶,把聯建各村的面干、辣椒醬、板鴨等特色產品統一貼牌運營,打造“尋味俞邦”品牌系列產品,2021年,我們將各個聯建村的村級收入一整合,發現達到了160萬元,比上一年增長了42%。去年,村民人均收入達2.8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達50萬元?,F在我們村富了,還帶動周邊的村民一起致富,心里很有成就感呢!
本報記者 林華維
本報通訊員 張翔 劉媛